
電影網(wǎng)站建設:本能反應是迅速的
本能反應是迅速的,完全是潛意識的。它們只對事物的當前狀態(tài)敏感。許多科學家不把這些本能反應叫作情緒:它們是情感的前奏。站在懸崖邊上,這時你會感到本能的反應。或者在美妙的餐后,你心滿意足地沉浸在溫暖而舒適的氛圍中。
對設計師來說,本能反應是直接的感知,像悠然自得的愉悅,聽到優(yōu)美的聲音,或者指甲在粗糙表面劃出刺耳、惱人的噪音。不管是聽覺或視覺,觸覺或嗅覺,這些都是典型模式,事物的外在表現(xiàn)觸發(fā)本能反應。這與產(chǎn)品的可用性、有效性或者可理解性無關,只是關于吸引或厭惡。偉大的設計師用他們的美學素養(yǎng)激發(fā)用戶的這些本能反應。
工程師和其他邏輯性強的人常常認為本能反應無關緊要。工程師們對自己工作的內(nèi)在質(zhì)量深感自豪,當聽到那些劣質(zhì)產(chǎn)品賣得更好“僅僅因為它們看起來不錯”,他們就會很沮喪。但人們都會做這樣的評價,即使是那些非常具有邏輯思維的工程師。這就是為什么工程師喜歡一些工具,卻討厭另外一些工具。這都是本能反應在作怪。
行為層次
行為層次是學習能力之本,在適當?shù)钠ヅ淠J较卤挥|發(fā)。這一層次的行為和分析主要潛意識。盡管我們都意識到自己的行動,但往往不知道細節(jié)。我們說話時,只有在有意識的大腦(心智的反射部分)聽到自己說出的話,才知道自己說了什么。當參加體育運動的時候,我們準備做動作,但身體的反應很快就超越了意識的控制,進入到行為層次控制運動。
當做一個已經(jīng)學得很好的動作,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認清目的,行為層次會處理其他所有細節(jié):除了支配行動的愿望,很少或根本沒有意識思維。不斷嘗試下面的動作,會非常有趣。移動左手,然后右手。伸出你的舌頭,或張開嘴。你在做什么?你還不知道呀。你知道的就是你“期望”的行動和正確的事情發(fā)生了。你甚至可以做更復雜的動作。拿起一個杯子,然后用同一只手再拿起幾個杯子。你會自動調(diào)整手指和手的方向,以便完成任務。如果杯子里有一些液體,你只需要有意識地控制,希望不要灑出。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有意識的感知會掩蓋無意識對肌肉的實際控制,手臂會自動調(diào)整,留心不要讓水灑出。
對設計師來說,行為層次最重要的,是讓每一個行動都與一個期望相關聯(lián)。如果期待一個積極的結果,其結果就是一個積極的情感反應(在科學文獻中叫“正價反應”)。如果期待一個負面的結果,其結果是一個消極的情感反應(負價反應):如希望與恐懼,期待和焦慮。在評估的反饋回路中證實信息或違背期望,從而會產(chǎn)生滿足或安慰,失望或沮喪的情緒。網(wǎng)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