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建設設計公司之引爆社群的開端
所謂引爆社群新4C法則,就是企業(yè)可以在適合的場景(Context)下,針對特定的社群( Community);‘通過有傳播力的內容(Content)或話題,隨著社群網絡結構進行人與人連接進而實現快速擴散與傳播( Connections),最終獲得有效的商業(yè)傳播及價值的方法論。
大眾傳播時代已基本結束,未來將走入社群傳播時代。引爆社群的新4C法則,其本質就是圍繞社群開展的,為此我們需要研究透社群(社群文化、社群結構、社群生態(tài)等),否則根本無法引爆社群。我們選擇場景的標準是圍繞社群的生態(tài)或者商業(yè)情形,內容的構建目標是對社群有傳播效果,所以說社群間發(fā)生連接及信息在社群關系鏈條中傳播都離不開對特定社群的深刻理解。
場景思維中我們強調了時間和地點的重要性,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給消費者提供相應的信息以支撐購買流程。在場景的捕捉中還強調了社群需求或情緒等因素,只有這樣才可更好地刻畫社群所處狀況。想更為有效地引爆社群,選擇合適的場景是關鍵。內容為王是沒有錯的,但往往因欠缺場景而不能引爆。從內容營銷角度思考,主要是從分享、協同、給予客戶答案的角度來向消費者傳遞信息,而傳統(tǒng)的營銷更多是通過打斷用戶思考、視聽等方法硬性傳遞產品信息。
連接在引爆社群的新4C法則中用于解決信息及產品如何在社群里快速流動的問題。如果沒有最終臨門一腳的連接鏈式反應’就無法引爆社群。之所以能夠宣布大眾傳播時代已經結束,背后的支撐是社群及跨社群的內容連接、傳播的崛起。
許多行業(yè)內部人士恭維筆者說:“老唐,你提出的引爆社群新4C法則已經是社群時代營銷傳播公認的方法論”。聽到類似恭維’讓筆者感到汗顏,但同時也看到了大家對這套法則的期望,筆者只好將這份期望化為理論方法的迭代升級,以圖書的形成呈現。其實筆者個人并沒有想到多年前給出的社群營銷傳播框架居然變成行業(yè)通用的方法,在此謝謝那些詮釋和實踐這個理論的小伙伴們。
引爆社群新4C法則的適用邊界。引爆社群新4c法則的適用邊界是什么?”這是商學院學生常常問筆者的一個問題。每個方法論都有其適用的邊界和范疇,我們不可以拿著把錘子,見到啥都想錘一下。為幫大家更好地理解適用邊界問題,先簡要梳理一下相關背景。
從傳統(tǒng)市場營銷角度看:1978年一2008年,那個時代市場傳播游戲規(guī)則是廣度、覆蓋度、曝光量、CPM等。2008年以后'市場傳播開始從廣度、覆蓋度走向深度、情感連接,兼顧廣度的游戲規(guī)則。從廣度時代走向深度時代,企業(yè)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人力來和消費者對話。企業(yè)以前的思考模式是獲得海量的注意力’但最終的轉化和效果取決于軟性的關系。營銷游戲規(guī)則悄然發(fā)生著變化'即企業(yè)需要從廣告思維走向為社群提供服務,真誠地幫助用戶'構建基于興趣或產品的圈子(社群),獲得用戶的信任。
從互聯網營銷角度看:1999年-2009年,這10年是互聯網營銷傳播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的核心關鍵詞是“流量”,以百度的搜索引擎關鍵詞、四大門戶網站的互聯網廣告、站長聯盟、SEO等為代表。這個時代玩法的代表是莆田系醫(yī)院、團購網站、淘寶店。例如當年團購網站瘋狂融資,瘋狂購買流量,流量轉化為訂單,繼續(xù)購買流量直至錢燒完后關閉。那個年代的游戲規(guī)則就是流量,通過花錢或運用技術圍繞流量轉,互聯網營銷大部分時間就是搞流量。
在2009年以后,社群時代正式來臨,基于社會關系網絡信息流動成為新范式。在2009年之前出現的BBS論壇可以說是社群時代的前奏,而以微博、SNS、微信、直播、短視頻等為代表的流行確定了網絡社群的地位。“引爆社群新4C法則的適用邊界是用來解決社群各平臺如何營銷傳播的,非互聯網流量方向”。
你不必再糾結如何利用直播、網紅、自媒體、短視頻、內容付費、微信、微博、BBS論壇、知乎等社群平臺及工具進行營銷,它們只不過是互聯網商業(yè)兵器譜上的一件件兵器而已。如果你想學會眾平臺的基本操作只需30分鐘,但是想要耍得好,最終收獲豐厚商業(yè)價值,那就需要扎實的方法論。本書也許就是打開這個時代營銷之門的一把鑰匙。這就是筆者認為的引爆社群新4C法則的適用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