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反思層次的運用

機器人需要什么情感呢?答案取決于我們指的是哪種機器人、它要執(zhí)行的任務、環(huán)境狀況和它的社會生活情況。它需要跟其他機器人、動物、機器或人類互動嗎?如果需要,它就要表達自己的情感狀態(tài),以及揣摩與它互動的人和動物的情感。
以普通的日常家用機器人來說,雖然它們?nèi)晕疵媸?,但是終有一天我們的家里會住著機器人。有些家用機器人會被安裝在某個特定的地方,例如廚房機器人家族:櫥柜、洗碗、飲料調(diào)配、食品分配、煮咖啡或烹調(diào)等機器人。當然,還有洗衣服、烘干、熨衣服和疊衣服的機器人,也許還要配有衣柜機器人。有些機器人則可以移動,但也是具有專門用途的,例如吸塵和割草機器人。不過,我們可能至少會有一個多用途的機器人:這個家庭機器仆人負責給我們遞咖啡、整理家居、做一些簡單的差事,以及照顧和監(jiān)督其他機器人。這是最受矚目的家用機器人,因為它必須是最靈活、最先進的機器人。
機器仆人需要與我們及家里的其他機器人互動。對于其他機器人來說,它們可以通過無線方式進行溝通,可以討論正在做的工作,說說自己的工作負擔是否過重或過于清閑。當它們電量過低、遇到困難或出錯時,可以聯(lián)絡其他機器人求助。但是,機器人如何與我們互動呢?
機器仆人要能夠與主人溝通,能夠發(fā)號施令、澄清不明確的指示、應對中途改變指令(“不要咖啡了,給我一杯清水吧”),以及能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類語言。現(xiàn)在,機器人還達不到這種水平,因此它們只能依賴簡單的指令或是一些遙控器,讓人們可以按下適當?shù)陌粹o,從而產(chǎn)生設定好的指令,又或者是從菜單中選擇執(zhí)行動作。但是,那樣的時代一定會到來,那時我們就可以與機器人用語言進行互動,它們不但會聽懂我們的話,而且還會理解其中的含義。
機器人應該在什么時候主動幫助主人呢?這需要機器人能夠揣摩人類的情感心思。主人正在費力地做某項工作嗎?機器人可能會想主動提供幫助。屋里的人正在爭吵嗎?機器人可能不想礙事,想到別的房間去。做了某件讓主人高興的事情嗎?機器人可能想記住它,到適當?shù)臅r候就再做一次。某件事做得不好,以致讓主人失望了嗎?也許可以改善一下,這樣機器人下次會做得更好一點兒。由于上述的更多原因,我們需要將機器人設計得具有讀懂主人情感狀態(tài)的能力。
機器人需要有眼睛和耳朵(即攝影機和麥克風)去觀察臉部表情、身體語言和聽取言語間的情感因素。它必須對品分配、煮咖啡或烹調(diào)等機器人。當然,還有洗衣服、烘干、熨衣服和疊衣服的機器人,也許還要配有衣柜機器人。有些機器人則可以移動,但也是具有專門用途的,例如吸塵和割草機器人。不過,我們可能至少會有一個多用途的機器人:這個家庭機器仆人負責給我們遞咖啡、整理家居、做一些簡單的差事,以及照顧和監(jiān)督其他機器人。這是最受矚目的家用機器人,因為它必須是最靈活、最先進的機器人。
機器仆人需要與我們及家里的其他機器人互動。對于其他機器人來說,它們可以通過無線方式進行溝通,可以討論正在做的工作,說說自己的工作負擔是否過重或過于清閑。當它們電量過低、遇到困難或出錯時,可以聯(lián)絡其他機器人求助。但是,機器人如何與我們互動呢?
機器仆人要能夠與主人溝通,能夠發(fā)號施令、澄清不明確的指示、應對中途改變指令(“不要咖啡了,給我一杯清水吧”),以及能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類語言?,F(xiàn)在,機器人還達不到這種水平,因此它們只能依賴簡單的指令或是一些遙控器,讓人們可以按下適當?shù)陌粹o,從而產(chǎn)生設定好的指令,又或者是從菜單中選擇執(zhí)行動作。但是,那樣的時代一定會到來,那時我們就可以與機器人用語言進行互動,它們不但會聽懂我們的話,而且還會理解其中的含義。
機器人應該在什么時候主動幫助主人呢?這需要機器人能夠揣摩人類的情感心思。主人正在費力地做某項工作嗎?機器人可能會想主動提供幫助。屋里的人正在爭吵嗎?機器人可能不想礙事,想到別的房間去。做了某件讓主人高興的事情嗎?機器人可能想記住它,到適當?shù)臅r候就再做一次。某件事做得不好,以致讓主人失望了嗎?也許可以改善一下,這樣機器人下次會做得更好一點兒。由于上述的更多原因,我們需要將機器人設計得具有讀懂主人情感狀態(tài)的能力。
機器人需要有眼睛和耳朵(即攝影機和麥克風)去觀察臉部表情、身體語言和聽取言語間的情感因素。它必須對品分配、煮咖啡或烹調(diào)等機器人。當然,還有洗衣服、烘干、熨衣服和疊衣服的機器人,也許還要配有衣柜機器人。有些機器人則可以移動,但也是具有專門用途的,例如吸塵和割草機器人。不過,我們可能至少會有一個多用途的機器人:這個家庭機器仆人負責給我們遞咖啡、整理家居、做一些簡單的差事,以及照顧和監(jiān)督其他機器人。這是最受矚目的家用機器人,因為它必須是最靈活、最先進的機器人。
機器仆人需要與我們及家里的其他機器人互動。對于其他機器人來說,它們可以通過無線方式進行溝通,可以討論正在做的工作,說說自己的工作負擔是否過重或過于清閑。當它們電量過低、遇到困難或出錯時,可以聯(lián)絡其他機器人求助。但是,機器人如何與我們互動呢?
機器仆人要能夠與主人溝通,能夠發(fā)號施令、澄清不明確的指示、應對中途改變指令(“不要咖啡了,給我一杯清水吧”),以及能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類語言?,F(xiàn)在,機器人還達不到這種水平,因此它們只能依賴簡單的指令或是一些遙控器,讓人們可以按下適當?shù)陌粹o,從而產(chǎn)生設定好的指令,又或者是從菜單中選擇執(zhí)行動作。但是,那樣的時代一定會到來,那時我們就可以與機器人用語言進行互動,它們不但會聽懂我們的話,而且還會理解其中的含義。
機器人應該在什么時候主動幫助主人呢?這需要機器人能夠揣摩人類的情感心思。主人正在費力地做某項工作嗎?機器人可能會想主動提供幫助。屋里的人正在爭吵嗎?機器人可能不想礙事,想到別的房間去。做了某件讓主人高興的事情嗎?機器人可能想記住它,到適當?shù)臅r候就再做一次。某件事做得不好,以致讓主人失望了嗎?也許可以改善一下,這樣機器人下次會做得更好一點兒。由于上述的更多原因,我們需要將機器人設計得具有讀懂主人情感狀態(tài)的能力。
機器人需要有眼睛和耳朵(即攝影機和麥克風)去觀察臉部表情、身體語言和聽取言語間的情感因素。它必須對聲音的音調(diào)、說話的速度和振幅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以便識別出憤怒、高興、挫敗或喜悅的情緒。它需要能夠從贊美的話語中分辨出責備的語氣。請注意,所有這些狀態(tài)都可以通過音質(zhì)分辨出來,不需要聽懂那些話語或語言。此外,請注意,你可以單憑音調(diào)就能夠確定別人的情感狀態(tài)。你可以試試看:假設你處于以下一種情感狀態(tài)中——憤怒、快樂、斥責或贊揚——在緊閉嘴唇的情況下表達你自己。你完全可以只通過聲音而不說一句話來表達,這就是世界通用的聲音模式。
同樣,機器人應該像人類一樣(或者更適當?shù)卣f,像寵物狗或小孩一樣)表達自己的情感狀態(tài),使得與它互動的人能分辨出它什么時候理解人的要求、什么時候覺得事情容易做或難做,或者甚至什么時候認為事情不恰當。同樣,機器人應該在適當?shù)臅r候表現(xiàn)出喜悅和不快、精力充沛或筋疲力盡、自信或焦慮。如果它陷入困境,無法完成一項任務,它應該表現(xiàn)出挫敗感。機器人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狀態(tài),就跟人類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一樣具有重要意義。機器人的表情讓人類能夠理解它的情感狀態(tài),從而知道什么任務適合它做,什么不適合。這樣一來,我們可以闡明自己的指令,或甚至可以提供幫助,最終學會怎么充分利用機器人的才能。
機器人技術和電腦研究領域中的許多人都認為,讓機器人表達情感的方法是讓它先確定自己是高興還是傷心、生氣還是心煩,然后展現(xiàn)適當?shù)哪槻勘砬椋ǔ6际菍μ幱谙嗤瑺顟B(tài)的人類進行夸張且拙劣的模仿。我強烈反對這種方法,因為這樣做很虛偽,而且看起來也很虛偽。人類并不是這樣做的,我們不會先決定自己高興,然后再露出高興的表情,至少通常不會這樣。我們只有想愚弄某個人的時候才會這樣做。不過,想想那些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強顏歡笑的職業(yè)藝人,他們沒有愚弄任何人——他們看起來是在強顏歡笑,而事實上也是如此。
人類展示臉部表情的方式是通過大量控制臉部和身體肌肉的自發(fā)神經(jīng)反應。正面的感情可以讓某些肌肉群放松,自動提拉許多臉部肌肉(因此形成微笑、眉毛上揚和拉起臉頰等表情),并且人們會向正面的事件和事物敞開心扉和拉近距離。負面的感情則會帶來相反影響,引起某些肌肉群的收縮,使得人們拒絕這些負面的事物。有些肌肉會繃緊,有些臉部肌肉會向下垂(因此形成皺眉)。大部分情感狀態(tài)都是正面和負面效果的復雜混合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并且還帶有之前殘留著的情感,因而產(chǎn)生豐富的、富含信息的真實表情。
虛偽的情感看起來虛情假意:我們擅長捕捉想利用我們的虛偽意圖。因此,許多與我們互動的電腦系統(tǒng)——那些可愛的、笑容可掬的小幫手以及甜美的人造聲音和表情——與其說是有用,不如說是惱人。
我認為,機器確實應該具備并且能夠展現(xiàn)情感,讓我們可以更好地與其互動。這正是它們的情感需要跟人類一樣自然和常見的原因。它們必須是真實的,是機器人內(nèi)部狀態(tài)和處理程序的直接反應。我們需要知道機器人在什么時候會感到自信或困惑、安全或擔憂,是否理解我們提出的問題,是否按我們的要求辦事,是否無視我們。如果臉部和身體表達反映了潛在的處理程序,那么它們所表達的情感看起來就是真實的,因為它們本身是真實的。這樣,我們就可以詮釋它們的狀態(tài),它們也可以揣摩我們的狀態(tài),溝通和互動就能更協(xié)調(diào)地進行。
我并不是唯一一個做出上述結(jié)論的人。麻省理工學院的羅莎琳德·皮卡特(Rosalind Picard)教授曾經(jīng)討論機器人是否應該擁有情感。“我不確定它們是否必須擁有情感,直到我開始寫一篇論文,關于它們在沒有自己的情感的情況下,如何聰明地對我們的情感做出回應。在寫這篇論文的過程中,我認識到,如果我們賦予機器人情感,問題將會變得容易多了 [1] 。”
機器人一旦擁有情感,它們就需要以人類可以理解的方式來表達情感,也就是說,類似于人類的身體語言和臉部表情。因此,機器人的臉部和身體應該擁有像人類肌肉一樣的內(nèi)部制動裝置,根據(jù)機器人的內(nèi)部狀態(tài)做出行動和反應。人類臉部的下巴、嘴唇、鼻孔、眉毛、前額、臉頰等部位擁有豐富的肌肉群,這些復雜的肌肉群形成了復雜的信號系統(tǒng)。如果以類似的方式制造機器人,那么機器人在事情進展順利時就會展現(xiàn)自然的笑容,在遇到困難時就會皺眉。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機器人設計師需要研究并理解人類表情的復雜工作方式,也就是它與情感系統(tǒng)緊密相連的豐富肌肉群和韌帶。
實際上,要充分地展現(xiàn)臉部表情是很困難的。圖6.4展示了辛西婭·布雷齊爾(Cynthia Breazeal)教授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設計出來的機器人里昂納多(Leonardo),它被設計成可以控制一系列的臉部特征以及脖子、身體和手臂的運動,使得它能更好地與我們進行社交和情感上的互動。我們的體內(nèi)進行著許多運作,因此機器人的臉部也應該有同樣復雜的運作。
但是,機器人的潛在情感狀態(tài)是什么呢?它們應該是怎樣的呢?正如我論述過的,機器人至少應該恐高,對熱的東西小心翼翼,對可能引起損傷和傷害的情況很敏感??謶?、焦慮、痛苦和不悅,可能都是適合于機器人的情感。同樣地,它們也應該擁有正面的情感狀態(tài),包括愉悅、滿意、感激、高興和自豪,這些情感可以讓它們從自己的行為中吸取經(jīng)驗,在可能的情況下重復這些正面的行為,并且加以改進。
驚訝也許是必不可少的情感。當發(fā)生意外時,感到驚訝的機器人應該將其解讀為一個警告信號。如果一間房子突然變暗了,或者是機器人撞到一些它意想不到的東西時,謹慎的反應就是停下所有動作,并且找出原因。驚訝意味著實際情況和預期中的不一樣,計劃中或進行中的行動可能就不再適合了,因此需要停下來,并且重新做出評估。
某些狀態(tài),例如疲勞、疼痛或饑餓,這些都是比較簡單的,因為它們不需要期待或預測,而只需要監(jiān)管內(nèi)在的感應器。(從技術上而言,疲勞和饑餓并不是情感狀態(tài),但是可以把它們當作情感狀態(tài)來對待。)對于人類來說,身體狀態(tài)的感應器會顯示疲勞、饑餓或疼痛。實際上,痛苦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tǒng),人類至今尚未完全理解。疼痛系統(tǒng)擁有數(shù)百萬個疼痛接收器,加上大量用于解讀有關信號的大腦中樞,它們有時會提高敏感度,有時會加以抑制。疼痛是十分重要的警告系統(tǒng),它阻止我們傷害自己,如果我們受傷,就會被提醒不要再加重受傷部位的疼痛。最終,如果機器人因為肌肉或關節(jié)拉傷而感到疼痛,它會自動地限制自己的行動,從而使自己免受進一步的傷害。
挫敗感是一種十分有用的情感,它可以防止機器仆人深陷某項工作而忽略了其他職責。下面我們來談談機器仆人是如何工作的。我讓機器仆人給我倒一杯咖啡,于是機器仆人走到廚房,而煮咖啡機器人告知沒有咖啡供應,因為它那里沒有干凈的杯子。然后煮咖啡機器人向櫥柜機器人要杯子,假設沒有干凈的杯子,接著,櫥柜機器人會將這個要求傳達給洗碗機器人。假設洗碗機器人那里沒有臟杯子可洗,洗碗機器人將要求機器仆人去找一找有沒有臟杯子可洗,然后它會把洗干凈的杯子交給櫥柜機器人,再傳送給煮咖啡機器人,最后由它把咖啡交給機器仆人。唉!然而,機器仆人可能會拒絕洗碗機器人讓它到屋子里找杯子的要求,因為它仍然忙于自己的主要工作——等待咖啡。
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死鎖”(deadlock)。在這種情況下,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因為每個機器人都在等下一個機器人,而最后一個機器人則在等待第一個機器人。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賦予機器人更多的智慧,讓它們學習如何解決每個新問題,但是,新問題的出現(xiàn)總是比設計師預期的要快。這種“死鎖”很難消除,因為它們都是由不同的情況引起,而挫敗感則提供了普遍的解決方案。
挫敗感對于人和機器來說,都是一種有用的情感,因為當事情完成時,我們應該處理其他工作。機器仆人會在等候咖啡時感到失落,因此它要暫時放棄。只要機器仆人放棄倒咖啡的要求,它就有空去注意洗碗機器人的請求,走過去找咖啡杯,這樣就會自動解決“死鎖”問題:機器仆人會找到一些臟杯子,然后拿給洗碗機器人,最終就能讓煮咖啡機器人煮好咖啡,我就可以拿到咖啡了,盡管這樣會有點兒延遲。
機器仆人可以從這次經(jīng)驗中學習到什么呢?它應該將定期收拾臟盤子的工作添加到它的活動行程表中,這樣洗碗機器人和櫥柜機器人就不會沒有杯子了。在這里,自豪感能派上用場。如果沒有自豪感,機器人就不會在乎,就沒有動力學習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在理想的情況下,機器人會為解決困難以及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而感到自豪。這種態(tài)度要求機器人擁有正面的情感,一種讓它們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感,使得它們的工作做得越來越好,并且不斷改進,也許甚至會主動處理新工作,或者是學習新的工作方式。機器人以做好一項工作而自豪,以取悅自己的主人而自豪。